最新动态

 

11月24日清晨6点多,天刚蒙蒙亮,这一天,很多市民带着已逝亲属的骨灰前往南京,准备用特殊的方式——江葬,让逝者在江水中永眠。
今年不同于过去,并未抛撒骨灰,而是将骨灰装在特制易降解的无纺布布袋中,布袋中装有家乡的泥土,和逝者的骨灰一起融入长江,今年也是合肥首次进行完全免费的江葬仪式。
启程前“说一声再见”
回归大自然,高尚的灵魂将踏上新的征程”,启程前,234位家属在礼仪师的引导下,以集体祭奠的形式告慰逝者,寄托哀思,说一声再见,把眼泪留在心里,把祝福洒在人间。
现场没有哀乐,而是选择了节奏较为舒缓的轻音乐,默哀、点燃蜡烛,写心愿卡,寄存乡土……一切都显得庄重而肃穆。
逝者家属朱先生告诉记者,他很感谢这种方式,既帮助他们达成了亲人的心愿,而且免费举办了如此隆重的仪式。
到现在为止,合肥已有609户家庭为逝者选择了江葬,当天,共有87位逝者长眠长江,来自78个家庭共234位家属参与送葬,有一个家庭的3名逝者都在当天魂归长江,参加江葬的市民家庭与去年相比,增加了4成。
滔滔江水寄哀思
终于要送别亲人了,总是舍不得。
泵船上,专业学习小提琴的刘婷演奏起《卡农》、《舒伯特小夜曲》、《神秘园》、《花样年华》等曲目,船渐停,音乐起,市民们捧着绿布包裹,拿着准备献与逝者的鲜花,站到了船尾下风处。
轻摘花瓣,轻抛布袋,伴随着鲜花与祈祷,慢慢融进了滔滔江水中。在小提琴演奏声中,87位逝者骨灰伴着其亲人的默默哀思,融入长江,在江水中长眠。
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王宏介绍,过去抛撒骨灰,由于江面上有风,导致站在上风向抛撒的骨灰有时会散落在其他人身上,沉入江底可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。从去年开始他们选择将骨灰装在布袋中,今年更进一步,选择了容易降解的无纺布织成的布袋,撒江后可以慢慢降解。
江葬发展的16年
自1997年合肥首次举行骨灰江葬活动以来,合肥已有近600名逝者采用了这一葬式。
从最初的十几名,到现在的87名,人数越来越多,江葬也从最初简单的骨灰撒江,到后来出发前举办集体祭奠仪式,再到今年在码头举办专门的仪式,并邀请专业的小提琴老师进行演奏,仪式越来越庄严。
从最初简单的抛撒骨灰,到后来免费提供易降解的布袋、鲜花、蜡烛等,甚至特地为每位逝者准备装有乡土的香包,让家乡的泥土陪伴魂归江水的逝者,合肥江葬仪式越来越温馨。
这一仪式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的同时,今年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宣布:“逝者为合肥户籍的家庭江葬仪式免费”,这一仪式真正成为一项公益活动。
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处长高光平告诉记者,江葬费用免费而且举办隆重的仪式,是对江葬逝者的尊重和对选择江葬的逝者亲属们的敬意,合肥市殡葬管理处也想将这一活动打造成一项真正的公益活动。
2009年,合肥市江葬纪念碑在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落成,家属可以将逝去亲属的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,每年前去祭拜,参加江葬的家属可以前往大蜀山文化陵园免费镌刻逝去亲属的名字。

 

WordPress Image Lightbox Plug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