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

 2012年10月7-10日,在福寿园集团的组织下,非常有幸参加了在美丽的夏洛特举行的美国殡仪博览会,美国殡仪协会已有过百年的历史,是全球最大,最具规模的殡仪协会,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个国家以及6000多人参加了本次盛会。大会按照惯例分为主题报告会以及展览会,无论活动组织、报告质量、还是展会布展都不乏亮点,总结如下感受与大家分享:

一、殡仪博览会上的东方面孔
除了香港殡葬博览会派出的二位代表,我们一行十一人可以算是本届殡仪博览会上最活跃的东方面孔,我们虽然代表福寿园,但走出国门,在一群西方人的眼里,我们的言行、观念传递给他们的,则是遥远神秘的东方世界的殡仪印象。报告厅里因语言不通而自配同声翻译的我们,构成了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;展览会上,我们与各种国际面孔交流,交流着对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殡仪事业的认识与理解,怀揣着强烈的学习愿望的同时,也希望通过我们能让更多的国际同行了解福寿园,了解发展中中国的殡葬事业与文化,提高中国殡仪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与影响力。

二、殡仪搭台,各方参与,共同受益
成熟的市场经济在美国运行了几百年,充分竞争下,社会分工越来越细,与国内殡葬事业整体相对封闭相比,国外的关联行业已充分关注殡仪市场,在各自领域内寻求合适的切入点,在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创造价值产品上做文章,共同做大了殡仪市场,共同促进了殡仪事业的发展,最终也成为受益者之一。而国内相关行业主动地、有意识地嫁接殡仪的情况很少发生,对殡仪需求缺乏了解或者根本不愿意了解,跨行的合作中主要由殡仪方推动,使殡仪服务的发展滞后于国内其他行业。
本次殡仪博览会上,参展的行业形形色色,冲击着我们的眼球,也让我们受益匪浅。

三、同样的课题,趋同的答案

国内殡仪服务市场主要由政府主导,而国外则以家族经营为主。目前,美国等西方国家也面临火化率的不断提升,挑战着原有土葬的盈利模式,如何让火化服务盈利,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保持盈利性,如何进一步做大等均出现在本次大会的主题报告中,强调个性化服务、尝试套餐组合、变客户满意度为利润驱动力等等解决思路与方案,与目前国内各殡仪服务公司的实践基本相符,具体细节操作值得学习与借鉴。
四、感受美国文化,旅程收获不断

人文纪念、人文关怀、哀伤抚慰等在推崇人文精神的美国得到了认可,展会期间我们看见了各种纪念品的销售、专门进行回忆录整理的服务机构、哀伤抚慰相关的众多出版书籍,比如如何教育失去亲人的孩子,如何面对另一半的突然离去等等。而国内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,缺少文化元素的注入以及理念的总结,不妨让我们发挥“拿来主义”的精神,将精髓整合到我们的产品以及服务中,跟着一流文化走,相信永远也不会落伍。

 

WordPress Image Lightbox Plug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