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

 记者对话个性墓碑设计师,他7年设计700多块个性墓碑

“他生前喜欢旅游,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,他的墓碑形状类似于中国地图。”
“他生前喜欢研究道家文化,他的墓碑便暗含了道家文化中的阴阳八卦。”
“他生前喜欢玩石头,崇尚一切原始的东西,他的墓碑便是一块未经任何装饰雕刻的石头。”
……
穿梭在墓碑前,对每个逝者的故事,储红波都能娓娓道来。
他是大蜀山文化陵园的一名墓型设计师,通过特殊的墓型设计和对逝者人生精华提炼的墓志铭,让小小的墓碑充满个性,充满温情,抚慰生者。

一墓浓缩了一生

暗红色和绿色的常青树相映组成阴阳鱼,即太极八卦图,阴面的鱼眼处立着逝者的墓碑,阳面的鱼眼处则放置着他的著作和老子的雕像,连接阴阳两界的则是9根红烛。墓碑的主人叫孙以楷,生前是安大哲学系资深教授,毕业于复旦大学、中山大学,毕生研究道家文化,生前撰写了《老子通论》等10余部著作。当储红波将这样的设计稿交给孙以楷的子女时,老人的子女感慨:“对,父亲的墓碑就应该是这样的,一生研究道家文化,一生为师。”
一块墓碑要浓缩逝者的一生,墓碑一旦立下去,不能轻易再挪动,所以定稿之前的沟通非常重要,要和逝者家属不断接触,了解逝者的生平,储红波说,融入了逝者的生平经历、爱好、知识文化、精神、形象等综合考虑,来设计最适合逝者的墓型。每个人逝去都会给家人留下一定的精神财富,通过墓碑来读懂这些精神财富,这便是他要做的。

一墓记录一段情

很多时候,储红波更喜欢称自己的工作是一种心理抚慰,在为逝者丈量阴阳两界的距离的时候,他希望这个墓碑不再是冰凉的,而是有温度,甚至有了生命的刻度,让墓碑能够担负起逝者家属的一段情。
初次设计影星李钰的墓碑,储红波想了很久,他考虑过用翩翩起舞的蝴蝶等多个方案,但几易其稿仍不是太满意。就在他发愁时,李钰的家人说,李钰住院治疗时,人非常积极乐观,主动配合治疗,甚至会安慰家人。于是,一个向上的舞者形象出现在储红波脑海中,他突然发现,这种向上的精神,正是李钰留给家人的精神财富,设计稿出炉之后,其家人非常满意。

设计一个墓型 感受一次轮回

其实,最初储红波对这份工作是有点排斥的。
2005年,曾经从事过室内设计的储红波,接到了大蜀山文化陵园的面试通知,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份园林设计工作,听到自己的工作要跟“阴宅”打交道时,一直从事“阳宅”设计的储红波,有点意外、诧异,甚至有点抵触,只简单地告诉对方,再考虑考虑。
考虑的过程中,对方邀请他先来看看大蜀山文化陵园,这一看,便改变了储红波的想法,他看到的并非青山白化,相反人文气息浓厚,绿化景观设计都超出他的想象。就这样,他成为了一名墓型设计师,也是安徽首批墓型设计师。
设计一个墓型,就是倾听一个故事,感受一次轮回。随着工作的开展,储红波突然发现,自己的工作似乎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,相反,他就像一个心理抚慰者,通过倾听逝者生平,浓缩其一生,设计出特有的墓型、撰写特有的墓志铭,抚慰逝者家属。从单纯的倾听到抚慰,储红波觉得,也许这就是这份“冷门”的工作的意义。
如今,7年过去了,储红波设计的墓型多达700多个。

 

WordPress Image Lightbox Plugin